陕西历史博物馆,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历史博物馆之一,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其中十八件国宝更是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而备受瞩目。这些国宝不仅代表了陕西乃至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这十八件国宝的风采。

1. 镶金兽首玛瑙杯
镶金兽首玛瑙杯是唐代的一件玉器,高6.5厘米,长15.6厘米,口径5.9厘米。杯体为角状兽首形,兽双角为杯柄,嘴部镶金帽,眼、耳、鼻皆刻划细微精确。这是至今所见的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也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
2. 旟鼎
旟鼎是西周时期的一件青铜器,通高77厘米,口径56.5厘米,重78.5公斤。旟鼎承袭商代圆鼎风格,造型厚重庄严,纹饰十分精美。内壁共铸铭文四行,28字,大意为某年八月初,王姜将原赐予师栌的土地收回,转赐给旟,旟便作此鼎纪念。铭文反映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土地占有制形态。
3. 五祀卫鼎
五祀卫鼎是西周中期的一件青铜器,通高36.5厘米,口径34.3厘米,腹深19.5厘米,重11.5公斤。鼎造型虽纹饰简洁,但腹内铭文具有无与伦比的历史价值。铭文记载了西周中期一件土地交易事件,反映出西周中期部分土地实际已属私有,但土地的转让、交换和买卖,仍需通过王朝重臣。因此,五祀卫鼎被誉为“青铜史书”。
4. 多友鼎
多友鼎是西周晚期的一件青铜器,身高51.5厘米,口径50厘米,体重35千克。虽然长相普通,表面光素无纹,但腹内壁铸铭文二十二行,共计279个字。铭文记载了西周晚期一次抗击猃狁的战争,为研究西周军事、政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5. 皇后玉玺
皇后玉玺是西汉时期的一件玉玺,印面为正方形,高2厘米,边长2.8厘米,重33克。玉玺由和田羊脂白玉雕成,玺钮为一只匍匐的螭虎,造型生动。玺面阴刻篆书“皇后之玺”四个字,书体严谨流畅,笔画粗细均匀,刀法自然娴熟。这是迄今发现的两汉时期等级最高且唯一的一枚帝后玉玺,也是中国年代最早的皇后印玺。
6. 鎏金银竹节铜熏炉
鎏金银竹节铜熏炉是西汉时期的一件香炉,通高58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13.3厘米,重2.57公斤。熏炉通体鎏金鋈银,圈足底盘透雕两蟠龙,均以头承托盘腹。炉盖外侧刻有铭文,记载了其制作时间和用途等信息。它不仅是一件实用的器具,更是一件艺术珍品,展现了汉代高超的金属工艺水平。
7.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是唐代的一件银壶,高14.8厘米,口径2.3厘米。造型采用北方游牧民族皮囊形状,银壶两侧采用凸纹工艺各塑造一匹跃然起舞的骏马。这件银壶是唐代中原汉族与北方契丹族文化交流的物证,也是唐代工匠精湛技艺的展现。
8. 客使图
客使图是唐代的一幅壁画,纵184厘米,横342厘米。画面中共有六位人物,前三位是唐朝鸿胪寺官员,均着初唐朝服,呈三角状站立。后面三位分别是来自东罗马、朝鲜半岛新罗和中国东北靺鞨族的使节。此画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而且也为研究唐代中外交往情况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9. 阙楼仪仗图
阙楼仪仗图是唐代懿德太子李重润墓中的一幅壁画,长305厘米,宽298厘米。这幅图因其能够完整反映出唐代皇家建筑的宏伟姿态,为考古学和建筑学提供了难得的研究资料。画师精湛的技艺让它成为唐代壁画中场面最大的传世佳作。
10. 宫女图
宫女图是唐代永泰公主墓前室东壁南侧的一幅壁画,高177厘米,宽198厘米。图中描绘了九位风姿绰约的宫女,头梳高髻,肩披纱巾,长裙曳地,个个体态丰盈,婀娜多姿。她们手捧方盒、酒杯、拂尘、如意、团扇、蜡烛等,在为首女官的引领下款款徐行,生动传神地展现了唐代宫廷生活。
11. 马球图
马球图是唐代章怀太子李贤墓中的一幅壁画,画面高229厘米,宽688厘米。图绘于墓道西壁,有20余骑马人物,均着深浅两色窄袖长袍,戴幞头,穿黑靴。壁画突出五个持偃月球杖的骑者驱马抢球,生动描绘了唐代马球比赛的场景。
12. 狩猎出行图
狩猎出行图是唐代章怀太子李贤墓中的一幅壁画,原图揭取时分为数幅,画面以青山松林为背景,四十多个骑马狩猎者携弓带箭或持旗或持驯豹鞭,簇拥着主人纵马驰向猎场。构图气势磅礴,宏伟壮观,是唐墓壁画中上乘杰作。
13. 鸳鸯莲瓣纹金碗
鸳鸯莲瓣纹金碗是唐代的两件金碗,分别出土于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两碗器壁捶作出上下两层向外凸鼓的莲花瓣纹,每层十片,上下轮廓相合。每一个莲瓣单元里都錾刻有装饰图案,上层主题是动物纹,下层是单一的忍冬花装饰图案。两碗内壁分别墨书“九两半”、“九两三”,可能是皇室用酒器。
14. 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
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是唐代的一件银罐,高24.2厘米,口径12.4厘米,足径14.3厘米。罐体中心以鹦鹉纹作为主体纹饰,鹦鹉抬首、展翅、翘尾,栩栩如生。折枝花团围绕着鹦鹉,将器物簇拥而绕,形成一种生机盎然的景象。器身其余空白处用鱼子纹填满,象征着多子多福。
15. 三彩骆驼载乐俑
三彩骆驼载乐俑是唐代的一件陶俑,通高58厘米,长41厘米,驼高48.5厘米。骆驼上有8个乐舞俑,7男乐俑和1女舞俑。表现了一个以驼代步、歌唱而来的巡回乐团的形象。这件陶俑制作工艺精湛,形态逼真传神,堪称唐三彩中的极品。
16. 青釉提梁倒灌壶
青釉提梁倒灌壶是五代时期的一件瓷器,高18.3厘米,腹径14.3厘米。这件提梁倒灌壶是著名的耀州窑产品,壶盖与器身连为一体,凤凰作提梁,狮子当流。腹部满刻四朵盛开的缠枝牡丹花,梅花形注水口设于壶底中央。使用时须将壶倒置,酒由壶底梅花孔注入壶腹,故名“倒灌壶”。
17. 黑釉油滴碗
黑釉油滴碗是宋代的一件瓷器,高8.5厘米,口径30厘米,底径10.6厘米。这件黑釉“油滴”瓷碗具有典型的北方窑口的工艺特征,特别是环布碗底的油滴斑点,晶莹透亮,增添迷人的色彩,堪称瓷中珍品。
18. 人面鱼纹彩陶盆
虽然人面鱼纹彩陶盆并未直接列入陕历博的十八件国宝名单中,但它作为新石器时代的代表性文物,同样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盆内壁绘有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形象生动,寓意深远,是研究古代人类生活和艺术的重要资料。
这十八件国宝不仅代表了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精华所在,也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见证。每一件国宝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