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陵景区主要由轩辕庙和黄帝陵两大部分组成。

旅游大巴停在轩辕广场外的停车场,我们经过这个铺满秦岭天然鹅卵石的,象征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的这个宽阔的半圆型广场,走进了黄帝陵景区。
走过横跨蜿蜒的河流的轩辕桥,与耸立着四根花岗岩望柱擦肩而过,登上寓意着“九五之尊”的龙尾道,便到了临庙院山门,这个仿汉代的石质建筑。

庙门正上方石匾“轩辕庙”匾是名人所题。

轩辕庙山门内侧有一棵高大的古柏很吸引人眼球,导游介绍这棵古柏即著名的“黄帝手植柏”,距今已有5000余年,是 中国 现存最古老的柏树,被评为中华百棵名树之首,世人誉之为“世界柏树之冠”

相传此树为轩辕黄帝所植,故称“黄帝手植柏”,又称“轩辕柏”。柏树枝干苍劲挺拔,树叶青翠,主干略倾斜。其冠如盖,其势巍峨。
再往里面是诚心亭,是人们谒拜黄帝前,整衣冠,平静心情,消除杂念的地方。

穿过港、澳、台祭文碑,又来到了一个小亭子。
碑亭与诚心亭外观相似,里面陈放着非常重要的石碑:一个是毛主席亲笔题写的“祭黄帝陵文”手迹。一个是邓小平为黄帝陵亲笔题写的“炎黄子孙”四个大字。一个是孙 中山 所作的“黄帝赞”词一首。一个是蒋介石题写的“黄帝陵”三个大字。


黄帝脚印石旁,有一棵汉武挂甲柏,又称将军柏。树干斑痕密布,纵横成行,似有断钉在内,是群柏之中最为奇特的一株。


轩辕庙人文初祖大殿是祭祀轩辕黄帝的正殿,也是整个庙院的主体建筑,坐落在庙院中心。内梁等处有彩绘,均精致华丽。“人文初祖”大匾,字体铁画银勾,刚中藏秀。
大殿正中木质壁龛内供放着一尊巨大的石刻轩辕黄帝浮雕像。

人文初祖大殿北面,是一个宽阔的祭祀广场。广场地面为花岗岩石铺就,两侧分列着九尊青铜铸牛鼎和56面龙旗。此外,还有一口龙魂大钟和一面被罩起来形似大鼓的东西。整个祭祀大院,庄严肃穆,威风凛然。尤其喜欢高处微风习习,龙气飘飘的感觉。


登上最后三层 石台 后,巍巍矗立的轩辕殿跳进了心里。


数十根圆形 石柱 围合成长方形空间,柱间无墙,上履巨型覆斗屋顶。沉长的屋檐、硕大的斗拱、简洁而古朴的屋脊。屋顶中央有个巨大的圆形天光,蓝天、白云、阳光直接映入殿内,整个空间显得恢宏神圣而通透明朗。
轩辕殿设计取“天圆地方”之意,承天接地,沐阳光雨露,象征着中华远祖质朴的宇宙理念。
走在其中,有种站在天宫亭台楼阁里,赏着仙界的云,俯视世界万物的开阔感。
黄帝石刻像伫立在殿内上方。
去坐开往黄帝陵的摆渡车的路上匆匆走过一个文物收藏的博物馆。




下了车,不远处是一棵“中华世纪柏”,它栽植于黄帝诞辰日,是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象征。

去黄帝陵需要走一段被绿树环绕的陵道。沿登陵道拾级而上,两侧古柏参天赏心悦目。
登陵道途中建有黄帝陵的守护神天鼋神慧。据说抚摸龙角可以避邪消灾。老妈也摸了摸,但架势有点像是在擦拭这背有“河图”的像龙的神兽 。

原来好多树苗都是名人政客栽种的,还发现了成龙栽种的小树。

文保碑证明了黄帝陵“天下第一陵”的地位。
神道尽头便是陵区。陵园四周顺依山势,修有绵亘不绝的青砖围墙,涂以红色,象征至尊至伟。墙头为红椽绿瓦,古色古香。
进入陵园,左侧是一座夯筑 高台 ,两条石砌曲径通向台顶,四围古柏环抱,台顶高达林表。登临其上,四周景色尽收眼底,有“登台一次,增寿一年”之说,所以去了一定要登一登。
穿过汉武 仙台 旁的棂星门,登上桥山之巅,便是黄帝陵冢。

黄帝陵冢前为祭亭,气宇轩昂。亭前置放供桌、祭器与各种供品,有人在诚心祈福。

绕过祭亭,一个扁球状的土冢跃于眼前,它就是黄帝陵冢。
这里可不是黄帝陵的尽头。沿着羊肠小径继续走下去,爬一个小坡,才来到黄帝陵陵区的最高点龙驭阁。风声莎莎,树影婆娑,枝叶中的龙驭阁透着神秘感。

黄帝陵景区是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既有文物,又有古木,既有高山远景,又有幽幽密林。轩辕庙和黄帝陵,截然不同的氛围和风格,却共同组成了我们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果真经历历史沉淀的古迹更古韵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