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为重要的教学科研单位,非旅游景点,不向任何机构和个人收取参观费用。
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参观线路推荐:
由学校北门进入按照箭头顺序依次打卡。(乘坐7路、45路、410路、402路、512路、607路、705路、800路、教育专线等公交车在兴庆公园站下车,或乘坐地铁6号线在交通大学站下车。)
“交通大学”四个字是由时任北方交通大学的校长茅以升请毛泽东题写的。后来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校一直使用毛体的校名题字。
饮水思源碑,是海峡两岸五所同根同源的交通大学所拥有的共同标志性纪念建筑。为继承和发扬饮水思源这一交大人的光荣传统,五所交通大学在校园内均设立此碑,以示海峡两岸五所交大——饮水思源,文脉交通。
西迁广场与创校纪念校门,位于兴庆校区西二楼西南侧,校门牌匾分别刻“南洋公学”与“交通大学”,根据1906年前南洋公学校门牌匾原迹,以及1928-1935年交通大学校门牌匾原迹进行调整、复制而成。
东花园的水面如镜子般清澈,微风吹过,水波粼粼,宛如大自然的调色板。这片宁静的草坪,见证了无数学子的晨读时刻和社团活动的欢声笑语。这里,是青春与梦想的启航之地。
而西花园则是一座绚丽的自然博物馆,这里有一百多种花草,四季更迭,花香四溢。在这里还坐落着一座纪念碑: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西安交通大学15位老教授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向当年响应国家号召、献身大西北建设的交大老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并希望西安交通大学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
腾飞塔顶是一个呈鸟形的白色雕塑,挥动着翅膀做腾飞状。寓意交大学子展翅高飞,扶摇直上九万里。然而在同学们心中,大多注意的却是鸟形雕塑下面的女子雕像:俗称“不挂女神”。传闻拜了塔下的“不挂女神”,就可以庇佑同学们考试不挂科。
四大发明广场位于主楼以北,钱学森图书馆以南。每年的“百团大战”、企业宣讲会、毕业生晚会以及各个社团的晚间活动大多在这个广场上举行。而且广场也是学生去图书馆的必经之路。在校留学生则习惯用“starfarming”来指代“四大发明”。这个翻译很有诗意:星星农场。
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与陕西秦腔博物馆位于西安交通大学校园内。陕西秦腔博物馆是中国首个秦腔博物馆。秦腔是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因此,陕西省文化厅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组建秦腔博物馆,旨在使秦腔这一古老艺术更好地传承、发展。陕西秦腔博物馆以文物史料的静态展示为主,馆藏文物包括清乾隆三年的手抄本《回府刺字》,原民众剧团的剧装、道具,民国时期的戏服、服饰、四路秦腔脸谱等,现在仍在充实陈列内容。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00)
交大西迁博物馆坐落于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馆内介绍了交大从溯源南洋到交通大学西迁,“从南洋走来”到“与国家民族同向同行”,从“永远飘扬的旗帜”到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迁精神重要指示,集中体现西迁人“听党指挥跟党走”“打起背包就出发”,筚路蓝缕西迁创业的艰苦历程和辉煌成就,展示西迁精神激励一代代知识分子奋勇前进的磅礴伟力。
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交大西迁博物馆,亲切会见西迁老教授,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00)
胭脂坡遗迹是西安交通大学校园南部一座绿树掩映、曲径通幽的小山坡。胭脂坡为唐长安城六条坡中的第四条坡。唐朝时,长安城女子尤爱浓艳的红妆,以胭脂做红妆风靡一时。而胭脂坡在唐长安也非常有名,是歌楼酒肆林立之地,歌女们每天都要用胭脂化妆打扮,在表演后都会洗脸,使这里遍地胭脂粉,胭脂坡因此得名。
东亭,原是唐德宗已故相国关播旧宅的一处。后白居易在贞元十九年(803年)科举登第之后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时租下东亭并定居于此。据史料可知,白居易在东亭生活了大约3年,在定居期间,白居易对东亭进行大量修缮,著有《养竹记》著名篇章,并留下了《常乐里闲居偶题十六韵兼寄刘十五公》《东亭闲望》《宿东亭晓兴》等诗篇。
11
西安交通大学航天学院“大飞机”
预约方式:参观交大 (如果预约不上,或者显示预约已满,可以联系微信号:deepxi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