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河北博物院

博物馆笔记系列,终将会成为一部文物家族族谱追踪小说。

精致繁复的错金银纹饰

让中山国被看见

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河北博物院

河北博物院,首批国家一级馆之中的重型馆,一级文物340件套。二楼《战国雄风——古中山国》和《大汉绝唱——满城汉墓》值得消耗精力最好的两个多小时,所以上午10:00听第二层展厅精讲,下午14:30听一到三层通讲是比较合理的打开方式。

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河北博物院

中山国,本身是个多义词。它既可以是春秋战国时白狄的一支——鲜虞仿照东周各诸侯国建立的国家(公元前507年-公元前296年);也可以是西汉屡改为郡的中山国,因其为战国时中山国之地,故名中山,隋初废(公元前154年-581年);又或者是琉球群岛三山时代的一个国家(1314年-1429年)

河北博物院这四件禁出文物,两件来自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山国,两件来自西汉时期的中山郡,眼前这些跨越时空的真实存在,帮我厘清了些那根根复杂的时间线。

【195-50】铜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

1997年,河北省平山县三汲公社的中山王譽墓出土,通高36.2cm,上框边长47.5cm,环座径31.8cm,重18.65公斤。器形为“案”,又称“几”,是古人的家用小桌,出土时漆制的案面已经腐朽,青铜材质,错金银纹饰精巧繁密,两雄两雌梅花鹿承托圆形底盘,底盘上四条双翼双尾的神龙昂首挺立,龙的双尾向两侧环绕,反勾住头上的双角,双翼聚于中央连成半球形,龙尾连接四只展翅的凤鸟;龙头承托一斗二升式斗栱,斗栱上托案框,是斗拱造型的早期实物之一,龙飞凤舞的设计构思极为巧妙。

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河北博物院

▲案下制作如此精致,有没有可能当初的案板透明可见

方案案框一侧沿口上刻有铭文十二字:“十四祀,右车,啬夫郭,工疥”,为器物铸造时间,以及铸造人和监工的名字。

方(形)案(几)是先将各部分分铸,再铆接焊接而成,一些曲度较大的构件则是用接铸或失蜡法铸成。器物整个零件共使用了186块陶范,各个零件的铸焊接共有40个铸接点和60个焊接点,这还只是造型,案身上还有复杂的错金银纹饰,每每放大图片都不得不为精细的纹饰图案叹绝。

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河北博物院

▲龙尾反勾双角和凤鸟交错的设计

这些和中原艺术风格有明显差别的造型,体现了鲜虞族艺术风格和民族智慧,无论是史料价值还是工艺美术价值,以及为揭开中山国神秘面纱提供的实物证据价值都毋庸置疑。

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河北博物院

▲两雄两雌的梅花鹿承托,让人觉得没有一个细节是含糊的

 

【195-51】中山王铁足铜鼎

同样是1997年,河北省平山县三汲公社的中山王譽(cuo,原字输入法缺失)墓出土,高51.5cm,腹径65.8cm。作为礼器、食器,是中山王譽墓出土九鼎中的首鼎,大鼎少有的使用铁足,成为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铁足铜鼎,且铭文字数为战国铜器中最多。自藏于河北省博物院就似乎没有展过原件,据说是铁足损坏较为严重。彼时的冶铁技术令得铁更罕有,谁知道岁月当前,它竟然是如此的不扛造。

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河北博物院

▲中山王铁足铜鼎(复制品)

铜鼎外壁刻有铭文77行469字,是目前发现的铭文最长的战国青铜器,铭文字体瘦长,清秀挺拔,有所谓悬针篆风格。铭文记载了中山国相邦司马赒(zhou)率师伐燕、开疆扩土的功绩,告诫后代要吸取燕国之乱的历史教训,并警惕周边诸国的进攻,可补史籍的不足。

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河北博物院

▲鼎上铭文

不知复制品的问题还是展柜光线不足,鼎本身并不起眼,但印在邮票上的器型观感就完全不同,有着别于其他铜鼎的俊朗气质。

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河北博物院

▲中山王铁足铜鼎邮票(图片来源于网络)

【195-52】刘胜金缕玉衣

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的汉朝刘胜金缕玉衣,作为中国首次发现、规格最高、最完整的玉制葬衣可以先记录下来,作为与其他金缕玉衣的比较。

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河北博物院

▲刘胜金缕玉衣,小腹微凸,细节感人

刘胜,汉景帝刘启之子汉武帝刘彻的庶兄,三国蜀国皇帝刘备的先祖,公元前153年被封为西汉中山国第一代王,时年约15岁,刘胜似乎很有些生活情趣,不仅作有《文木赋》,在位的42年里是出了名的喜游玩好享乐,特别能生。史书上就记着“为人乐酒好内,有子百二十余人”。从其墓葬里随便挑一两件,都能看出他对生活质量的要求。

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河北博物院

▲刘胜金缕玉衣顶部图

金缕玉衣是汉朝规格最高的入殓服,唯有帝王与高级贵族方可使用。全衣完全由玉片堆砌而成,并加以金丝缝制,存世量极为稀少。而被禁止出境的这件,是刘胜——汉景帝刘启之子,中山靖王入殓所穿。它保存最为完好,制作也最为精美,其玉片多达2498片,而衣服的金丝甚至重达1100克。

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河北博物院

▲清晰的七窍塞和铜枕

作为汉代皇帝以及王侯贵族的特制葬服,玉衣按等级分为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刘胜金缕玉衣内尸骨已腐朽,有牙齿珐琅质碎片和骨渣残留。同出的还有铜枕、九窍塞、玉握和玉壁。

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河北博物院

▲其余窍塞和玉握

【195-53】长信宫灯

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的汉朝刘胜妻窦绾墓的长信宫灯,大约是河北博物院出差最多的镇馆之宝,在河北博物院时它正出差在西安,幸而在故宫的《何以中国》见过原件,归入河北博物院一并整理,河北博物院在展的复制品未想起来拍,否则可以做个对比。

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河北博物院

▲长信宫灯

宫灯通高48cm,重15.85公斤,铜质鎏金,造型为一名跪坐执灯的年轻宫女,由头部、身躯、右臂、灯座、灯盘、灯罩六部分组成。宫女神态安然,左手握灯座,右手扶灯罩,自然下垂的袖口形成烟道,可收集烟灰,用以保持室内清洁,体现了古人的环保理念。灯罩由两块弧形铜板组成,其中一片可以左右推动,从而调节灯光的亮度和照射方向。

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河北博物院

▲环保灯体

灯体铭文9处共65字,分别记载了灯的重量、容量和所属者。此宫灯上铭刻“长信”字样, 推测曾放置于窦太后(刘胜祖母)的长信宫内,而后赐予窦绾,既然都姓窦,不排除刘胜与窦绾就是亲上加亲的结果。

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河北博物院

▲长信宫灯不同地方的铭文

除了禁止出境文物,河北博物院有趣的国家一级文物也不少,尤其几件错金银纹饰的细节,实在让人有些爱不释手。

错金铜博山炉

1968年出土于刘胜墓的香薰炉,炉通体错金银纹饰,底座透雕出三条腾空出水的蛟龙,炉身铸成尖锥状山形,层峦叠嶂,山峦间虎豹奔走,猎人持弩巡猎其间,人与自然和谐一体。这件熏炉的有着包举宇内,囊括四海的气度,设计精美耐看,设计的工匠绝非一般人,想象熏香在炉内点燃,香雾缭绕其间的样子,莫不是仿若仙境,惹人艳羡之极。

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河北博物院

▲西汉错金铜博山炉

错金银鸟篆文铜壶

同样出土于刘胜墓的错金银酒器,铜壶周身用纤细的金银丝镶嵌出鸟篆文字和动物纹带,鸟篆文是篆书的变体,以鸟虫之形组字,可以理解为篆书的艺术体,壶盖有文字12字,壶身文字32字,可见主人饮酒作乐的情趣,不同于其他酒壶酒具,美得不容你从它身边错过。

错金銀鸟篆文铜壶壶盖文字

释读:为荃(quan)盖,错书之,有言三,甫金鯠(lai)。

大意为:是个金贵的盖子,上面镶嵌文字,文字三字为句,字间嵌满鱼纹。

错金银鸟篆文铜壶壶身文字

释读:盖圆(yun)四苻(fú)仪尊成壶。盛兄(kuàng)盛味,於(yú)心佳都。渰(yǎn)於口味、充闰血肤、延寿却病、万年有余。

大意:圆盖四周饰有文字和花纹,是个尊贵完美的壶。不论盛水还是盛酒,都是一种心情上的享受。饮酒不仅可以享受飘飘欲仙的感觉,而且还能疏通血脉、滋润肌肤,使人延年去病,长命百岁。

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河北博物院

▲如果没有讲解,绝不会认为壶身这美丽的纹饰会是一种文字

错金银镶嵌铜骰

也是刘胜墓出土的酒具。铜骰共18面,其中16面上错出篆书或隶书“一”至“十六“,另外相对的两面上错出“酒来”,“骄”字,字体为篆隶结合。“一、二、七、十、骄、酒来”等六面嵌金地错银一周,另十二面为嵌银地错金一周。在各面空隙间,用金丝错出三角卷云纹,中心镶嵌绿松石或红玛瑙,铜骰和宫中行乐酒令钱应为一整套的用具,那时不懂点诗词酒文,都不配一起喝酒。

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河北博物院

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河北博物院

▲行酒令这种饮酒的乐趣,大约也只能留在那时

铜朱雀衔环杯

出土于满城陵山二号窦绾汉墓,宽9.5cm,通高11.2cm,初看拳头大小并不在意,细看却精致得挪不开眼睛。器型是一个双酒杯状的盛具,朱雀衔环矗立于两高足之间的兽背上,朱雀昂首翘尾,喙部衔一可自由转动的白玉环,首尾与双翅的羽毛向上卷扬,双足直立于兽背上。兽作葡匐状,昂首张口,四足踏在两侧高足杯的底座上。高足杯作豆形,上为粗把深腹盘,喇叭形座,杯口与朱雀的腹部两侧相连。朱雀通体饰写意羽纹,杯内外饰错金柿蒂纹,朱雀颈腹与高足杯外表镶嵌圆形和心形绿松石。出土时杯内尚存朱红色痕迹,所以推测是个调和化妆品的用具。

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河北博物院

▲西汉朱雀衔铜杯

错金银铜版兆域图

中山王譽墓出土的兆域图,长96cm,宽48cm,也是陵区建筑规划图,图向与现地图相反,上面为南,下面为北。图版的中心部位,用金片嵌出五个享堂建筑的轮廓线,中心为王堂,两侧为哀后堂、王后堂和两个夫人堂。享堂的外围,用银丝标识墓的封土底边。再向外,用宽银片嵌出“内宫垣”和“中宫垣”二层宫墙轮廓线,其中内宫垣的北部嵌有“诏宗宫”、“正奎宫”、“执帛宫”和“大将宫”的标识,分别是陵园中主持祭祀礼仪、主管清洁、主管祭祀用品和看守陵墓的官员处所。图中标示出各个建筑的长度和间距,换算后得知图版的比例为1:500。王堂上部铸有国王命令修建陵墓的诏书3行42字。

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河北博物院

▲迄今发现世界上最早的有比例铜版建筑规划图

银首人俑铜灯

1977年出土于中山成公墓出土,战国铜灯是汉代灯具的基础,人物造型灯具尤为罕有,灯由铜质银首人、铜质蟠螭杆和铜质灯盘组成,以耍蛇男子作为形象塑造中心,立于兽纹方座正中,两臂侧平伸,青铜身躯上安放有银质人头,浓眉、短须、扁脸、高颧、嘴角微翘,眼睛以黑宝石镶嵌而成,身着紧衣广袖,下裳曳地,分叉处露出双足,服饰上以卷云纹为饰,并添以黑朱二色漆。人俑左手握住一螭尾,螭则横身翘首承托一灯盘,其又被盘卧于底盘中的另一蟠螭翘首攫噬;铜人右手也持蟠螭,此螭口衔错银龙纹灯柱,柱上绕以浮雕螭龙并有一攀援之猴,呈游龙逐猴状,柱端顶一灯盘,为此灯的最高点。整体造型高低错落,外轮廓形成一个规整的直角三角形。三个灯盘皆为中空槽状环形,每盘三扦,有扦处灯盘底与侧壁均向外扩出,三盘九扦,数取“九”之极限应为有意安排。

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河北博物院

▲银面材质使得男子面目穿越千年仍清晰可辨

磨光压划纹黑陶鼎

中山王譽墓出土的黑陶系列都采用了磨光的工艺,使得起光泽酷似金属。黑陶鼎是这系列中的一件。黑色磨光陶器出现于新时期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距今四千多年的历史。龙山黑陶以细泥薄壁著称,陶胎细腻坚实,烧成温度高,胎壁厚仅0.5~1毫米左右,有蛋壳黑陶之称,龙山蛋壳黑陶杯就是典型代表作。龙山黑陶以素面磨光的最多,带纹饰的较少,均为实用器,而中山国王墓及其陪葬墓出土的这批黑陶多以轮制法制成,胎质松软,火候不高,是特制的陶明器,专门用来随葬。

黑陶表面的光亮之处是工匠在陶坯的表面反复磨压的结果,陶器表面的花纹是用尖细滑硬的工具在陶胎上压磨而成的,烧制出来后经过压磨的部分又黑又亮,在磨光和压划纹处用手抚摸可发现有压沟痕。这种呈现出有花纹的地方黑亮,花纹底黑而不亮的艺术效果,是中山国特有的磨光压划纹黑陶。

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河北博物院

▲假装金属器皿的中山国磨光压划纹黑陶系列

青花釉里红开光贴花盖罐

1964年,保定市永华南路小学元代窖藏出土了11件瓷器,有青花瓷、卵白釉瓷和蓝釉描金瓷器,是国内首次发现的成批元代青花瓷。青花釉里红开光贴花盖罐造型浑厚,青花浓艳,装饰花纹达10余层,集绘画、浮雕、贴塑、青花、釉里红等多种技法之大成。

类似的元代青花釉里红开光贴花盖罐器物在世界范围内仅存4件,其中两件流失到国外,一件存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河北省博物馆这件在四件之中保存最为完整。

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河北博物院

▲青花瓷始于唐代盛于元代,为何独元青花罕有

青釉仰覆莲花尊

1948年河北景县封氏墓群出土的青釉仰覆莲花尊,是否觉得非常眼熟?在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中国国家博物馆(四)里面比较过南朝和北朝青瓷莲花尊的各种细节,也提到过封氏墓群当时出土四件,故宫博物院两件无盖,中国国家博物馆调走了最完好的一件,留下一件瓶口有损的在河北博物院,器形外观上可以说是几乎一样。

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河北博物院

▲出土四件青釉尊,散落在相隔不远的三个博物馆

<

(0)
西安旅游网的头像西安旅游网
上一篇 2024年6月18日 下午7:38
下一篇 2024年6月18日 下午7:44

相关推荐

  • 亚述之王:亚述巴尼拔5月1日-8月4日 苏州博物馆特展

    亚述之王:亚述巴尼拔 🕐展期:2024.05.01~2024.08.04📍地点:苏州博物馆 西馆二楼国际合作厅 💰票价:免费 继古罗马和古希腊特展之后,苏州博物馆与大英博物馆合作的“世界文明史”系列展览的第三期——“亚述之王:亚述巴尼拔”特展,将在苏博西馆启幕。 亚述巴尼拔,为亚述帝国全盛期的君主,能文能武,堪称“卷王”。向来崇尚武力的亚述帝国,正是在亚述巴…

    2024年5月4日
    36900
  • 西安半坡博物馆2024年关于调整讲解收费的公示

    尊敬的观众朋友们: 为了进一步提升讲解服务质量,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史前文化,西安半坡博物馆将对讲解服务收费标准进行调整,现将有关收费标准公示如下: 一、人工讲解服务费 二、语音导览租赁费 注:团队和英语讲解需提前3天进行预约,在预约时段内完成参观,预约电话029-62815430。该收费标准最终解释权归西安半坡博物馆所有。 三、公示时间 本收费公示时间自202…

    2024年6月25日
    36400
  • 正野艺术博物馆介绍地址和门票预约信息

    正野艺术博物馆位于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博物馆展厅面积410多平方米,收藏陈列,关中风情泥塑作品350余件,关中风情线描创作画《西府老行当》《关中百怪》200余幅。基本陈列《秦风、秦韵、秦人——关中风情泥塑艺术陈列》全景式、史诗性、艺术化地再现了古老的关中风情和乡村记忆。 地址:位于西咸新区沣东新城丰业大道沣东科技园33号楼402室 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10:0…

    各地博物馆 2024年6月10日
    80400
  •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基本介绍及地址 门票收费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东经路21号 🎫门票:15¥(周三前200名免费),学生票8¥,周一闭馆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位于北京先农坛内,这里远离喧闹的街市,环境清幽,古柏参天,绿树成阴,别有一番韵味。是一个座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国古代建筑技术艺术及其发展历史的专题性博物馆,于1991年9月25日正式对外开放。 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犹如座座里程碑…

    2024年5月23日
    24900
  • 杭州这个免费馆,值得带娃无限次回逛!

    一篇超详细浙江省科技馆保姆级攻略

    2025年3月22日
    5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602958868

在线咨询: 微信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8:30-12:00,全年无休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