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雁塔典故与游览指南(2025年最新版)
大雁塔作为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不仅承载着千年历史,更流传着许多动人典故。以下是关于大雁塔的经典传说和文化背景,助您深度游览这座世界文化遗产。
一、名称由来:大雁舍身的佛教传说
- 印度起源
据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古印度摩揭陀国(今印度比哈尔邦)的僧人因信奉小乘佛教可食“三净肉”。一日,一僧人见雁群飞过,感叹无肉可食,忽有雁坠地而亡。众僧认为此雁为菩萨化身,遂葬雁建塔,取名“雁塔”。 - 玄奘仿建
玄奘西行取经时曾瞻仰印度雁塔,归国后为保存佛经、舍利,于唐永徽三年(652年)仿其形制在慈恩寺建塔,沿用“雁塔”之名。后因荐福寺建小雁塔,此塔遂称“大雁塔”,“大”字代表大乘佛教。
二、历史典故:雁塔题名与诗会盛事
- 雁塔题名
唐代新科进士及第后,会登塔题名于壁,象征“平步青云”。白居易27岁中第时曾题诗:“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明代文人延续此传统,现存部分题诗仍可见于塔身。 - 雁塔诗会
重阳节时,皇帝常率百官登塔赋诗,杜甫、岑参等诗人留下《同诸公登慈恩寺塔》等名篇。如今塔六层悬挂诗作复制品,可感受盛唐文风。
三、游览贴士
- 开放时间:08:00-17:30(淡旺季或有调整)
- 门票价格:40元/人(淡季30元),需提前预约。
- 必看亮点:
- 地宫之谜:探测显示塔下或有玄奘带回的珍宝地宫,尚未发掘。
- 二圣三绝碑:底层南门两侧嵌有唐太宗、高宗撰文,褚遂良书写的石碑。
- 夜景灯光:大雁塔北广场的音乐喷泉与灯光秀不容错过。
温馨提示:大雁塔与大慈恩寺、大唐不夜城相邻,建议安排半日联游,感受“千年长安”的辉煌与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