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门寺地宫,这处位于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博物馆内的历史遗址,自1987年被发现以来,就以其出土的丰富文物而备受瞩目。以下是法门寺地宫出土文物的详细清单:
一、佛指舍利
- 真身舍利:共发现4枚,其中3枚为“影骨”(包括两枚白玉制舍利和一枚高僧舍利),用以保护真正的佛指舍利。真身舍利色黄而有似骨质的颗粒分泌物,是世界上仅存的佛指舍利。
二、金银器
- 迎真身银金花十二环锡杖:唐咸通十四年(873年)制,长196厘米,重2390克,是目前世界上发现体型最大、等级最高、制作最精美的锡杖,被誉为“锡杖之王”,禁止出境展出的顶级国宝文物。
- 鎏金铜浮屠:高53.5厘米,四面各设门两扇,正门外置金刚力士一对,为中国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 金银丝结条笼子:高15厘米,口径14.5厘米,宽10.5厘米,重355克,用于储备茶饼,以金银丝编织而成。
- 鎏金鸿雁纹银茶槽、茶辗子:用于碾茶,体现了唐代茶文化的精髓。
- 鎏金飞天仙鹤纹壶门座银茶罗子:用于筛茶,其精美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 鎏金龟形银盒:用于装茶,是唐代茶具中的珍品。
- 八重宝函:用于供奉佛指舍利,共八重,每一重都极为精美,其中第八重是一个金宝塔,内藏一枚佛指舍利(影骨)。
- 金筐宝钿珍珠宝函、金筐宝钿珍珠装纯金宝函:均为八重宝函中的组成部分,是唐代金银器工艺的杰出代表。
三、玉器
- 玉制佛祖指骨舍利:多枚,其中真身舍利被五重宝函包裹。
- 鎏金伽陵频迦鸟纹银棺:内藏玉制佛祖指骨舍利,其工艺之精湛令人称奇。
- 白玉棺:用于盛放真身舍利,其质地纯净,雕刻精美。
四、琉璃器
- 琉璃茶碗、柘子:茶具组成部分,色彩艳丽,造型独特。
- 淡黄色盘口细颈琉璃瓶:唐代琉璃工艺的代表作之一。
- 罂粟纹黄色琉璃盘、素面蓝色琉璃盘、枫叶纹描金蓝色琉璃盘:均为唐代琉璃器中的精品。
五、瓷器
- 秘色瓷:共出土13件,包括侈口秘色瓷碗、五瓣葵口内凹底深腹秘色瓷碟、八棱净水秘色瓷瓶等,是唐代皇家御用珍品,体现了唐代瓷器工艺的最高水平。这些秘色瓷的出土,揭开了秘色瓷的神秘面纱,为研究唐代瓷器工艺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六、丝织品
- 武后绣裙:经考证确系武则天所有,是唐代丝织工艺的杰出代表。
- 迷你“蹙金绣”:供养给菩萨像用的五件套,其工艺之精湛、图案之精美令人赞叹。
七、其他文物
- 《物帐碑》:详细记录了地宫内供奉物品的宝藏清单,为研究法门寺地宫及唐代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 《志文碑》:记载了唐皇室先后六次迎奉佛骨舍利的盛况,是研究唐代佛教文化的重要史料。
- 捧真身菩萨:唐代鎏金捧真身银菩萨像,是法门寺地宫出土文物中体现晚唐密教曼荼罗图像艺术最为丰富的佛教造像。
- 蹀躞铜十二事:隋唐时期流行的一种功能型腰带上的配件,具有实用功能,体现了唐代服饰文化的特色。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文物数量众多、种类丰富、价值连城。这些文物不仅代表了唐代佛教文化的繁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工艺技术的发展。它们为我们研究唐代历史、文化、艺术、宗教等领域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也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