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历史博物馆(陕历博)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历史博物馆之一,珍藏了无数反映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以下是对陕历博部分镇馆之宝的全面解析与介绍:
一、镶金兽首玛瑙杯
- 基本信息:1970年出土于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高6.5厘米,长15.6厘米,口径5.6厘米,由红、棕、白三色相杂的玛瑙雕成。
- 造型特征:杯体为角状兽首形,兽双角为杯柄,嘴部镶金帽,眼、耳、鼻皆刻划细微精确,工艺精湛。
- 文化价值:此杯是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也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被认为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其造型与中亚、西亚特别是萨珊波斯(今伊朗)的酒具“来通”相似,反映了唐代贵族崇尚胡风、模仿新奇的宴饮方式。
二、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 基本信息:银壶的造型采用了北方游牧民族皮囊和马镫的综合形状,壶身两侧以模压手法各塑造一匹跃然起舞的骏马。
- 历史背景:据《明皇杂录》记载,唐玄宗时宫中养了好几百匹舞马,每逢玄宗生日时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以舞马助兴。此壶是唯一能证明唐玄宗生日宴会上舞马衔杯祝寿的实物资料。
- 艺术价值:银壶上的舞马形象栩栩如生,尤具风采。提梁、盖及舞马纹饰均鎏金,灿灿金色与灼灼银光交相辉映,色调和谐富丽。此壶造型、纹饰别具匠心,制作精湛,是唐代文化艺术的重要物证。
三、皇后之玺
- 基本信息:1968年出土于陕西省咸阳市韩家湾狼家沟,边长2.8厘米,高2厘米,由新疆和田的羊脂玉雕成。
- 造型特征:玉玺印面为正方形,上雕一只螭虎形象做纽,四面刻有云纹,印面篆书“皇后之玺”四个字。
- 历史价值:此玉玺是汉代皇后玺的唯一实物资料,对于研究汉代的政治制度和印玺文化具有重大意义。其玉质精美、螭虎造型生动、玺文字体规整大气、雕琢技法娴熟,都是罕见的。
四、阙楼仪仗图
- 基本信息:1971年出土于陕西乾县唐懿德太子墓,长305厘米,宽298厘米。
- 画面内容:该图描绘了唐代宫殿的阙楼和仪仗队伍,画面色彩鲜艳,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 艺术价值:阙楼仪仗图是唐代壁画中场面最大的传世佳作,为考古学和建筑学提供了难得的研究资料。其整体布局井然有序,阵容严整,展现了唐代高超的绘画艺术水平。
五、宫女图
- 基本信息:1960年出土于乾县唐永泰公主墓,高177厘米,宽198厘米。
- 画面内容:图中描绘了九位风姿绰约的宫女,头梳高髻,肩披纱巾,长裙曳地,个个体态丰盈,婀娜多姿。
- 艺术价值:宫女图是唐墓壁画中反映女性形象最完美的一幅,描绘得细致入微,生动传神。它生动地展现了唐代宫廷女性的生活风貌,是唐代绘画艺术的珍品。
六、其他镇馆之宝
除了上述五件镇馆之宝外,陕历博还珍藏了如狩猎出行图、鸳鸯莲瓣纹金碗(2件)、三彩骆驼载伎乐俑、青瓷提梁倒灌壶、马球图、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鎏金盗银铜竹节熏炉、多友鼎、旟鼎等众多国宝级文物。这些文物各具特色,涵盖了绘画、雕塑、瓷器、金银器等多个领域,共同构成了陕历博丰富多彩的藏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