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的,非常乐意为您撰写这份关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简称“陕博”)镇馆之宝的详细介绍。作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陕博的馆藏浩瀚如烟,我们为您精选了其中最不容错过的18件珍宝。这份指南将帮助您的游客在参观时有的放矢,不错过每一件国之重器。
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全攻略:18件必看国宝,读懂华夏史诗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藏品高达170余万件,但时间有限,如何抓住重点?我们为您梳理了18件最具分量的“镇馆之宝”。它们不仅是无价的艺术品,更是周、秦、汉、唐四个辉煌时代的缩影。
第一单元:青铜重器——西周的神秘与庄严
西周青铜器以其雄奇的造型、神秘的纹饰和珍贵的铭文著称。
- 1.㝬(Hú)簋:“簋中之王”。器形庞大,是现存商周青铜簋中最大的一件。器底有124字铭文,记录了周厉王祭祀先王的祝辞,具有极高史料价值。
- 2.旟(Yú)鼎:铭文记录了周王赐予臣子土地的史实,其中“价卅田”是我国青铜器铭文中最早关于土地价格的确切记载。
- 3.多友鼎:铭文详细记载了西周历王时期名将“多友”率兵迎击猃狁(匈奴先祖)并大获全胜的史实,是一部刻在青铜上的“战争史书”。
- 4.五祀卫鼎:铭文记录了一宗完整的土地交易纠纷和调解过程,是研究西周中期土地制度和社会关系的绝佳实物证据。
- 5.皇后之玺玉印:虽非青铜,但其发现极具传奇色彩。它是迄今唯一发现的汉代皇后玉玺(吕后所用),玉质温润,螭虎钮造型精美。
第二单元:大一统的见证——秦的浑厚与实用
秦人器物一扫商周的神秘,充满务实、雄浑的气势。
- 6.杜虎符:“军令如山”的象征。此为调动军队的凭证,一分为二,右半在国君手中,左半在将领手中。铭文“凡兴兵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清晰反映了秦的军事制度。
- 7.青铜龙:由战国晚期至秦代制作,体型巨大,由多个部件连接而成,造型灵动凶猛,极有可能是大型宫殿的装饰构件,展现了秦帝国磅礴的气象。
第三单元:盛世华章——汉的灵动与优雅
汉代器物在继承秦代浑厚的基础上,更添一份浪漫与优雅。
- 8.鎏金鎏银铜竹节熏炉:原为汉武帝姐姐阳信长公主之物。炉柄为竹节造型,炉身通体鎏金鎏银,精雕细琢,是汉代宫廷奢华生活的完美体现。
- 9.金饼:出土的219枚汉代金饼,总重达百斤,金光闪闪,直观地展示了汉代皇室贵族的巨大财富和大汉盛世的富庶。
- 10.雁鱼铜灯:汉代环保科技的典范。灯由雁颈衔鱼造型组成,鱼身下是灯盘,点燃后产生的烟气可通过雁颈导入雁腹的水中,从而被溶解过滤,设计巧妙无比。
- 11.彩绘雁鱼铜灯:与上一件类似,但保留了精美的彩绘,更为珍贵,再次印证了汉代工匠的智慧与审美。
第四单元:丝路辉煌——唐的包容与开放
大唐珍宝是陕博的精华,集中体现了当时世界中心的繁荣与自信。
- 12.镶金兽首玛瑙杯:海内孤品,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由一整块罕见的缠丝玛瑙雕琢而成,造型模仿西域的“来通”,兽首镶金帽,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巅峰之作。
- 13.鸳鸯莲瓣纹金碗:唐代金银器的代表作。碗身錾刻出双层莲瓣,莲瓣内有各种珍禽异兽,工艺精湛绝伦,金光闪闪,堪称“大唐第一金碗”。
- 14.舞马衔杯纹银壶:壶身两侧各有一匹口衔酒杯、后足曲蹲的舞马形象。它真实记录了唐玄宗时期,宫廷中训练舞马在生日庆典上跳舞祝寿的盛大场景。
- 15.唐三彩载乐驼:唐三彩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一头昂首挺立的骆驼,背上铺着毯子,载着五位胡人乐手和一位歌者,生动展现了丝路上商旅与乐舞相伴的景象。
- 16.秘色瓷:一种专为皇室烧制的青瓷,因其釉色和配方神秘而得名。诗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正是形容它。陕博的秘色瓷釉色均匀如湖水,是陶瓷史上的瑰宝。
- 17.青釉提梁倒注壶:五代时期的瓷器,其奇特的“倒流”设计蕴含了物理学原理。壶底有孔,注水后正放则滴水不漏,展现了古代工匠的惊人智慧。
- 18.黑釉油滴碗:宋代瓷器。碗内布满银色金属光泽的油滴状结晶,如夜空繁星,是古代窑工在烧制过程中无意创造的“窑变”奇迹,极为罕见。
💡 参观实用贴士
- •预约是前提:陕博免费但需实名预约。务必提前在官方微信公众号“陕西历史博物馆”抢票(通常提前7天放票)。
- •参观路线建议:展厅按历史顺序布置。建议按第一展厅(周)→ 第二展厅(秦、汉)→ 第三展厅(魏晋南北朝、唐)→ 大唐遗宝展(收费,但强烈推荐) 的顺序参观,能清晰感受历史脉络。
- •讲解很重要:建议租用电子讲解器或请一位讲解员,否则您可能会错过这些国宝背后精彩的故事。
- •重点突出:如果时间紧迫,可优先寻找上述清单中加粗的几件“王中王”级文物。
希望这份指南能让您的游客在陕博的文物海洋中不虚此行,真正读懂一段辉煌的华夏文明史!

